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积淀。《易经》中以阳爻为九,两九相重寓意阳极转阴。自汉代起,民间便流传佩茱萸、饮菊酒、登高望远的习俗。唐代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更让这个节日镌刻着浓浓的亲情印记。
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重阳节正式确立为「老年节」,传统节日被赋予新时代内涵。各地纷纷推出敬老爱老活动,本次「银龄登高计划」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实践。
本次公益活动选择在极具文化地标意义的观澜塔举行,该塔坐落在市中心生态公园内,高368米,设有全景玻璃观景台。活动期间(10月22-24日)特别推出:
65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免票登塔
随行家属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每日前100名登顶老人获赠重阳礼盒
专业摄影师提供免费纪念照拍摄
现场设置无障碍通道及医疗服务站,20名志愿者全程提供搀扶引导服务。通过现代科技展现传统情怀,让登高习俗焕发新活力。
78岁的退休教师张建国俯瞰城市全景时感慨:「年轻时这里都是农田,现在高楼林立却依然能看到青山绿水,就像我们的生活,既有发展又保留着温度。」他的孙子用AR导览系统指着虚拟历史影像,祖孙共同追溯城市变迁。
活动首日即有1200余位老人参与,最高龄参与者为98岁的抗战老兵李凤英。她在曾孙陪同下登顶后,向年轻志愿者讲述往昔峥嵘岁月,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类活动通过场景化体验增强代际互动,比单纯物质关怀更能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出更多适老化改造:
景区语音导航系统升级
开设银发旅游专线
开发怀旧主题文化体验项目
社会组织借此契机发起「城市记忆采集计划」,通过老人口述历史建立数字档案,让敬老活动延伸出文化保存功能。
当城市天际线与银发身影相遇,展现的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折射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重阳登高活动犹如一个温暖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探索更具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
正如市民王女士在留言墙写下的:「今天陪父母登塔,才发觉他们看风景的眼神和孩子一样新奇。所谓孝道,或许就是永远保持带他们看世界的那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