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广电文物特展免费开放

浏览:次 更新:2025-04-26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的全球性活动旨在促进公众对博物馆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今年,为响应“博物馆与未来:重塑与创新”的年度主题,中国广电文物局联合多地博物馆推出“广电文物特展”,并宣布在5月18日至5月25日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广电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广电文物特展聚焦于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展品涵盖从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引入中国至今的标志性文物。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技术迭代的轨迹,更承载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第一代国产收音机:1950年代生产的“红星牌”收音机,见证了中国无线电工业的起步。

黑白电视原型机:1960年代试制的实验机型,展现了早期电视技术的探索。

经典影视胶片:包括《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剧集的原版拍摄胶片与剪辑手稿。

卫星传输设备:1980年代用于国际新闻直播的卫星终端机,体现技术突破对国家形象传播的作用。

特展亮点:技术与情怀的双重体验

本次展览突破传统文物陈列方式,通过“沉浸式场景复原”与“交互体验”让观众穿越时空。例如:

    在“家庭客厅”展区,复原1980年代家庭收看《新闻联播》的场景,观众可亲自操作老式旋钮电视机。

    “广播直播间”展区配备专业设备,观众可模拟录制一段广播节目并生成二维码保存。

    通过AR技术还原经典电视剧拍摄现场,观众可化身导演指挥虚拟演员完成名场面。

免费开放的深层意义

广电文物局负责人表示:“免费开放不仅是惠民举措,更是让公众意识到广电文物作为‘动态文化遗产’的价值。这些物件承载的信息传播功能至今仍在延续,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启迪者。”

教育界人士评价,通过触摸真实文物与参与互动项目,青少年能更直观理解媒介技术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去年相似展览使参观者对广电历史的兴趣度提升47%。

未来:从保护到活化的新路径

展览同期举办的论坛上,专家提出“广电文物活化利用”的创新方向:

方向 案例
数字孪生 建立文物3D数据库供全球研究者调用
跨界合作 与流媒体平台合作推出文物主题纪录片
文创开发 以经典节目IP设计教育类桌游

正如国际博物馆日的主旨所言,当静态的文物与动态的时代需求相遇,博物馆正从“记忆容器”转型为“文化发生器”。这场广电文物特展,既是回顾,更是出发。

参观提示:免费开放期间需通过“国家文博在线”微信公众号预约,每日限额3000人。

相关热词搜索:中央电视塔

北京中央电视塔的相关资讯

· 高空望远镜观测:寻找故宫角楼

· 电视塔文创雪糕:打卡必备网红美食

· 电视塔建筑摄影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 中央电视塔风速体验互动装置

· 星空观测台:专业望远镜探秘宇宙奥秘

· 中央电视塔建设模拟游戏体验区

· 电视塔紧急疏散VR模拟体验项目

· 中央电视塔门票优惠:家庭套票限量抢购

· 国际博物馆日:广电文物特展免费开放

· 中央电视塔建设老照片回顾展

· 电视塔全景明信片自助打印服务上线

· 冬奥主题展:塔内冰雪运动互动体验区

· 中央电视塔智慧导览:AR实景导航

· 电视塔工作幕后:导播间探访体验

· 中央电视塔气象观测站参观指南

· 电视塔气象科普:天气播报模拟体验

· 登塔看升旗:国庆特别观礼席位预约

· 中央电视塔数字地图互动查询系统

· 中央电视塔露天观景台:夏夜星空观测点

· 中央电视塔空气指数实时监测展示屏

· 京城夜景首选!中央电视塔360度观景台

· 中央电视塔建筑模型拼装挑战赛

· 中央电视塔紧急逃生演习体验项目

· 中央电视塔灯光秀:国庆限定夜游项目

· 摄影爱好者必去:塔顶捕捉京城最美日落

· 冬季限定:暖冬套餐+高空观雪景套票

· 中央电视塔数字藏品NFT限量发售

· 云端许愿树:电子祈福屏互动项目

· 登塔识星座:天文爱好者观测聚会

· 电视塔安全科普:抗震防风建筑解析

· 京城暴雨预警实时观测点:中央电视塔

· 亲子打卡圣地:中央电视塔科普互动展

北京旅游景点排行(TOP10)

北京旅游景点-京都第一瀑1

京都第一瀑

北京旅游景点-圆明园2

圆明园

北京旅游景点-龙庆峡3

龙庆峡

北京旅游景点-黑龙潭4

黑龙潭

北京旅游景点-玉渊潭5

玉渊潭

北京旅游景点-十渡6

十渡

北京旅游景点-康西草原7

康西草原

北京旅游景点-百花山8

百花山

北京旅游景点-颐和园9

颐和园

北京旅游景点-潭柘寺10

潭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