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密云山区的第一瀑,以60余米的落差闻名华北。初夏时节,我与三名户外爱好者组成小队,计划沿瀑布下游溪流徒步,寻找地图上未曾标记的天然水潭。
防滑溯溪鞋
防水登山包(含急救包)
碳纤维登山杖
穿过初始的游客步道后,溪床渐陡。第四处转折点,我们发现被苔藓覆盖的明代引水石槽,印证了地方志中"古人以瀑为源"的记载。
在绕过三块轿车大小的花岗岩后,水声突然变得沉闷。拨开垂落的紫藤,直径约15米的椭圆形水潭跃然眼前。无人机航拍显示,此处正处于瀑布二级跌水区后方,形成天然的视角盲区。
水温实测18.3℃,PH值7.6。发现:
✓ 岩缝中的北京水毛茛(濒危Ⅱ级)
✓ 潭底游弋的多鳞白甲鱼
✓ 岩壁上的钟乳石化现象
「这像是被按了暂停键的生态方舟」——队内生态学博士感慨
雨季水位可能暴涨3米以上
部分岩体有松动风险
建议携带卫星通讯设备
我们选择不公开GPS坐标,仅在保护区管理处备案。夕阳中,看着无人机传回的影像,突然理解《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的深意——有些秘境,本就该与时光静静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