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一场以“八卦城”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展览。这场展览以传统《周易》的哲学理念为根基,结合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艺术装置、非遗展示与互动体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瑰宝,天津老城厢的“龟背形”布局暗合八卦方位,其街巷脉络与《周易》中的“天地定位”遥相呼应。展览入口处,一座直径6米的动态光影八卦盘缓缓转动,投影出明代天津卫城地图。观众可通过触摸屏选择历史节点,直观感受城市格局与八卦思想的演变关联。 《九河舆图》数字长卷:动态呈现海河九派分流与八卦城水系规划的智慧 互动占卜墙:扫码输入生辰,生成专属卦象解说卡
乾卦区——泥人张的时空剧场
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清末老城厢市井场景中,第六代传人现场演绎“十八街泥人七十二变”绝技。AR扫码功能让静态泥塑“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
坤卦区——杨柳青年画工坊
观众可亲自体验木版套印工艺,扫码获取AI生成的个性化年画题词,传统“连年有余”图案与现代流行语产生奇妙碰撞。
在展览的尾声,直径12米的“未来八卦城”沙盘引人驻足。通过手机APP投射规划方案,观众可亲自参与设计智慧交通、生态社区等模块。实时大数据系统将公众创意转化为光影效果,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治理的融合可能。
“这个展览不是简单的文化陈列,它打开了传统智慧参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对话通道。”——城市规划专家李明哲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文化盛宴,已吸引超过30万人次参与。从白发老者到学龄儿童,人们在不同维度的体验中重新认知城市基因。当游客在出口处的电子卦象墙上留下“天津印象”,那些闪烁的“津门故里”“九河帆影”等关键词,正汇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