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重庆朝天门码头灯火璀璨。带着老人和孩子登上五星级游轮,家庭房的门一打开,孩子们便欢呼着扑向临窗的上下铺——上层是他们的“秘密基地”,下层则留给爷爷奶奶。宽敞的卫生间里特意安装了防滑扶手,阳台上的藤椅正对江景,茶几上放着欢迎果盘,这一切都让带着小孩和长辈的我们瞬间安心。
清晨被江鸥的鸣叫唤醒时,游轮正穿过晨曦中的瞿塘峡。家庭房最大的妙处在于空间设计:大床与儿童床用屏风隔断,既保持私密又不失互动。白天参加甲板上的风筝制作课,孩子举着亲手绘制的风筝在江风中奔跑;傍晚家庭卡拉OK赛上,爷爷奶奶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窗外是渐渐亮起灯光的巫山县城。船方特别准备的儿童餐单里有可爱的动物馒头,而24小时开放的亲子游戏室,则让孩子们在拼图堆里结识了新朋友。
停靠白帝城时,导游特意给孩子们讲起“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典故;换乘小船游览神农溪,船工号子声中,爷爷给孙子指点两岸的悬棺古迹;经过三峡大坝五级船闸时,全家趴在栏杆上看着水位缓缓升降,孩子举着手机录制延时摄影,这比物理课本上的原理生动百倍。最温馨的是在秭归码头,当地果农送上新鲜脐橙,奶奶教孙子用橙皮做小灯笼,船船舱里飘着清甜的果香。
游轮管家会提前在房间放置儿童拖鞋和卡通洗漱套装,每晚的睡前故事广播让小家伙准时钻进被窝。家庭房所在的楼层靠近儿童乐园和医务室,隔音效果尤其好。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当老人有些晕船时,服务员送来了温热的姜茶和小毯子,而厨师长听说孩子过敏体质后,主动调整了后续餐食。
最后一天傍晚,全家在阳台合影,背景是披着金色余晖的神女峰。相册里存满了画面:孩子端着望远镜寻找猿猴的身影,外婆在教孙子包汤圆,父子俩在船尾比赛打水漂……这趟专为家庭设计的旅程,让三峡不仅是地理课本上的险峻峡谷,更成了祖孙三代共享的温暖记忆。当游轮缓缓驶向宜昌码头时,孩子趴在行李箱上画着下次要带的恐龙玩偶——他已经开始期待再来一次家庭巡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