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西北隅,藏匿着一处鲜为人知的生态净土——紫竹院公园。这里以竹为魂、以水为脉,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画卷。穿越熙攘的都市喧嚣,步入这片占地47公顷的竹林秘境,仿若踏入时光隧道,开启一场跨越自然与文化界限的生态探幽之旅。 三湖两岛一河的自然格局,使紫竹院成为北京少有的活水园林。长河故道穿园而过,与颐和园昆明湖、京密引水渠形成动态水系网络。200余种竹类在此错落生长,从常见的淡竹、斑竹到珍稀的紫竹、金镶玉竹,编织出层层叠叠的绿色穹顶。 明代万寿寺下院遗址见证佛教文化与竹的渊源 清代皇家行宫遗存的太湖石假山群 1953年建园时保留的生态修复理念 曲径通幽的「八宜轩」、临水而建的「问月楼」,这些经典园林建筑与自然地貌完美融合。春日竹笋破土的勃勃生机,秋日竹叶沙沙的私语呢喃,构成了四时不同的生态交响诗。 最佳时节:清明观笋、盛夏纳凉、霜降赏秋 低碳交通:地铁4/9/16号线直达 生态线路:东门竹韵区→北岸观鸟区→西南湿地科普带 温馨提示:保持竹林静谧,禁用明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的诗意在此得到现代诠释
生物类型 代表物种 生态价值 竹林植被 紫竹、早园竹 固碳释氧、水土保持 湿地鸟类 夜鹭、小鷿鷈 水域生态指示物种 林间动物 松鼠、刺猬 种子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