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的竹筏随波轻摇,船篙点破翡翠色的水面,荡开层层涟漪。两岸嶙峋的喀斯特山体如同天然屏风,将尘世喧嚣隔绝在外。游客斜倚竹椅,耳畔是艄公即兴哼唱的山歌小调,眼前是白鹭掠过芦苇丛的惊鸿一瞥。这里的时光仿佛被山泉浸润过,流淌得格外缓慢。
作为太行山余脉与拒马河交汇的明珠,十渡自古便是北方罕见的喀斯特水乡。河岸峭壁上残存的栈道凿痕,见证着商旅穿越太行的古老足迹。当地船工家族口耳相传的掌故里,藏着金戈铁马的边关往事,也记录着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题刻。
北宋使臣留下的《渡河赋》残碑
明代戍边将士修建的瞭望台遗址
民国时期修缮的百年古渡码头
仲夏时节的拒马河宛如流动的生态长廊。柳叶银鱼在波光中织就银色锦缎,翠鸟俯冲啄破水面时溅起钻石般的水花。艄公熟稔地指引游客观赏崖壁上的天然岩画——风化作用雕琢出的‘仙人指路’‘神龟望月’等奇观,让地质变迁的时光密码变得触手可及。
“竹影扫阶尘不动,橹声破梦水犹寒”
——清·王士祯《十渡舟中作》
在电动游船呼啸而过的时代,十渡竹筏坚守着最原始的摆渡方式。这种刻意保留的缓慢,恰是对现代生活的温柔抵抗。当都市人放下手机,听着竹篙与卵石碰撞的清脆回响,看着蜻蜓在船头起起落落,焦虑与压力便随着河水流向远方。
深度体验指南
晨曦初露时邂逅山水晨雾
品尝船家现场烹制的河鲜砂锅
参加非遗匠人指导的竹编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