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丽江黑龙潭公园北麓的象山崖壁上,一片绵延数百米的摩崖石刻群静立于苍翠之间。这些镌刻于唐、宋、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文字与图案,构成了一部跨越千年的立体史书,成为滇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露天金石博物馆。
最古老的唐代题刻中,「南诏德化碑」残篇尤为珍贵。碑文虽风化严重,但「奉天命以安边」等字样仍隐约可辨,印证着吐蕃与南诏在此地的政治博弈。
1.2 大理风华宋代段氏大理国时期的梵文经咒石刻,采用独特的阳刻技法,莲花底座与藏密真言相映成趣,见证着茶马古道上的多元宗教融合。
书法博物馆:明代杨慎「玉壁金川」四字榜书气势恢宏,清代纳西土司木增的碑铭楷中带隶,民国李根源的行草题诗洒脱灵动
雕刻秘境:「五凤楼」浮雕以高浮雕技法展现道教五凤朝元图,衣袂翩跹处可见大理国工匠的绝妙刀工
「象岭烟霞常自在,龙潭云水本无心」——木增《题玉泉》
万历年间丽江土司木增的诗作题刻,既是对山水之美的礼赞,更暗含对中原文化的倾慕。相邻的民国抗日标语石刻群,则如实记录着滇西抗战时期的悲壮岁月。
| 保护技术 | 应用成果 |
|---|---|
| 三维扫描 | 完成87处危岩体数字化存档 |
| 光谱分析 | 还原12处清代彩绘原貌 |
文旅融合项目「石刻夜话」通过AR技术,让徐霞客游记中的黑龙潭场景在崖壁上生动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