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北海拔3200米的云岭山脉褶皱中,黑龙潭气象站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望者,用精密仪器记录着高山气候的每一次呼吸... 这座建成于1957年的国家基准气候站,承载着监测三江并流区域气候变迁的重要使命。站内保留的斑驳百叶箱与崭新的卫星云图接收器形成时空对话,见证着我国气象观测技术的迭代升级。 梯度观测塔:垂直监测50米范围内每10米的气象要素变化 冻土自动观测仪:精确到毫米级的季节冻土层监测 固态降水测量系统:解决高寒山区降雪量计量难题 在观测员的指导下,访客可亲手操作便携式气象站,感受气压骤降带来的耳鸣体验... 2023年积雪期监测数据显示,本站初雪日较20年前推迟11天,积雪厚度减少28%,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正在诉说全球变暖的具象化故事...「我们记录的不仅是气候,更是万物生灵的生存档案」——气象站第17任站长李长明
时段 体验项目 科学目标 07:00 低温环境下仪器校准 理解热胀冷缩对测量的影响 14:00 山地雾凇形成实验 探究微气候水汽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