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第一瀑,素有『华北第一瀑』之称,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的深山峡谷中。这里不仅以壮丽的瀑布景观闻名,更在今年夏季推出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游客不仅可以领略自然奇观,还能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山水之间的人文瑰宝高达62.5米的断崖式瀑布下,非遗传承人搭建起古朴的展示工坊。流水声与打铁声交织,草木清香混合着漆器气味,形成独特的感官体验。景区特别规划了三条体验路径:
匠心工坊区:汇集木雕、錾刻、漆艺等10余种传统技艺
活态展演区:定期进行古法造纸、草木染等工艺演示
互动教学区:提供初级工具包供游客体验制作
二、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 1. 千年木作智慧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的指导下,游客使用传统『丈杆』测量工具,学习榫卯结构的奥秘。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是制作微型鲁班锁,参与者可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在2小时内完成专属纪念品。
2. 流动的金属艺术金属錾刻工作坊提供特制软金属材料,游客可体验『一锤一錾』的古老技法。非遗传承人李女士独创的教学法:『三锤定纹』——第一锤定位、第二锤塑形、第三锤点睛,让零基础游客也能创作出精美的铜器纹样。
3. 古法造纸新体验采用太行山特有的构树皮为原料,非遗团队研发出『速成造纸术』。游客在90分钟内可完成从浆料到成纸的全过程,特别设计的鲜花嵌入工艺让每张纸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三、非遗传承的创新表达| 项目 | 传统工艺 | 现代创新 |
|---|---|---|
| 漆器制作 | 大漆髹饰 | UV速干技术 |
| 织造技艺 | 手工织布 | 数码提花设计 |
| 茶道体验 | 宋代点茶 | AR茶席展示 |
活动现场设置的智慧非遗展区,通过VR技术重现古代工匠工作场景,扫码即可获取技艺讲解视频。这种『可带走的非遗课堂』模式,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的方式延续。
四、文旅融合的示范意义据统计,活动开展三个月来已接待体验者2.3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40%。非遗传承人王师傅感慨:『过去在作坊里埋头苦干,现在能和这么多年轻人交流,终于看到手艺活下去的希望。』
『每一件传统工艺品都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游客留下的不仅是指纹,更是文化传承的印记。』——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默
京都第一瀑的非遗体验项目将持续至10月底,每周六增设夜间灯光工坊专场。通过将自然景观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这里正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为非遗活态传承开辟出创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