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关中平原的腹地,三原县城中心的城隍庙,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文化记忆。每逢庙会时节,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群便会褪去平日的静谧,化身成为一场鲜活的文化盛宴,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沉浸式体验陕西传统庙会的独特魅力。
三原城隍庙的整体建筑格局严谨对称,雕梁画栋间尽显明清建筑艺术的精华。庙会期间,朱漆大门洞开,石狮注视下的广场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与古建筑的庄重典雅形成奇妙呼应。袅袅香火缭绕于飞檐斗拱之间,钟鼓声与商贩吆喝声交织,让六百余年的古建筑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庙会最诱人的当属美食长廊。金线油塔在油锅中翻滚出诱人的金黄,蓼花糖的甜香弥漫街头,而最具代表性的三原小吃——泡泡油糕,更是引得食客排起长队。老师傅们传承古法手艺,将糯米面捏成团,经油锅一炸便膨胀如球,外酥里嫩,咬破的瞬间热气腾腾,甜糯满口。这些传统小吃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承载着代代相传的饮食文化记忆。
庙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然展台。皮影戏班在临时搭起的幕布后吟唱千古故事,光影交错间演绎着《三国》《封神》等经典篇章;剪纸艺人手持小剪,红纸翻飞间诞生出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图案;而陕西特有的弦板腔戏曲表演,更是以高亢苍凉的唱腔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在庙会的土壤中焕发新生。
城隍出巡是庙会的高潮。由百余人组成的仪仗队伍抬着城隍神像沿街巡游,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沿途民众纷纷设香案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这项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活动,不仅是对地方保护神的崇敬,更凝聚着社区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深层意义。参与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传统社会的生活图景。
如今的城隍庙会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庙会盛况,传统手艺人开设体验工作坊吸引亲子家庭,而文创产品的出现则为古老民俗注入新活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庙会不再是单纯的怀旧场所,而是演变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枢纽。
三原城隍庙会如同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将建筑、美食、技艺、民俗熔铸成生动的文化体验。在这片喧嚣与虔诚交织的时空里,人们不仅能触摸到陕西深厚的历史脉动,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当夕阳西下,庙会散去,留下的不仅是满街余香,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温暖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