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湾新北市万里区的野柳地质公园,是一本摊开在海岸线上的地质教科书。这里奇岩怪石林立,最著名的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等景观,都是经过千百万年海浪侵蚀、风化作用雕琢而成的自然杰作。这些岩石主要以砂岩和页岩为主,形成于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层层叠叠的岩层记录着地球历史的脉搏。
野柳地质公园最具科学价值的是其完整呈现的地理演化过程。公园内可观察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崖等典型海岸地貌,以及风化窗、蜂窝岩等特殊地质现象。特别是蕈状岩的形成过程,清晰展示了岩石差异风化的原理——较坚硬的钙质砂岩形成“菇伞”,较松软的岩层则形成细长的“菇柄”。这种“天然实验室”般的特性,使其成为地质学教学的理想场所。
野柳的地质变迁从未停止。近年来,受自然风化和游客增多影响,女王头颈部已从2006年的144公分缩减至2023年的126公分。这一变化本身成为研究地质演变的活教材,让公众直观理解自然力量的持续作用。公园管理处通过科学监测和保育措施,在保护自然遗产的同时,也将这种动态变化转化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
除了地质学,野柳还融合了生态学与人文历史价值。这里不仅是候鸟迁徙的中继站,还保存着古老的灯塔和渔业文化遗迹。这种多维度的自然课堂,让学习者能够从地质构造出发,延伸至海洋生态、气候变化乃至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真正实现“一石一世界”的教育理念。
野柳地质公园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地球历史需要被阅读,更需要被守护。通过设立观测站、开发VR体验等创新方式,公园在平衡观光与保育的同时,让地质知识突破时空限制。这座“活教材”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宝库,更启发着我们思考如何与不断变化的地球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