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台湾新北市万里区的野柳地质公园,是一处由海浪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共同塑造的天然美术馆。这里最著名的便是如同女王头像的蕈状岩,其优雅的颈部轮廓与尊贵的侧面容貌,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朝圣。
野柳的地质构造主要分为三层:上层的砂岩质地坚硬,中层的结核石富含钙质,下层的页岩则较为松软。经过千百万年的海浪拍打、东北季风吹蚀与阳光曝晒,差异侵蚀作用让坚硬部分突出、柔软部分凹陷,形成了蜂窝岩、烛台石、姜石等四十多种奇岩景观。科学家推测,这些地貌始于约20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而女王头脖颈围正以每年约2公分的速度风化,更凸显了自然景观的珍贵与脆弱。
春季的野柳被海芋与百合点缀,夏季可见燕鸥在女王头周边盘旋;秋季迁徙的候鸟如黄喉鹀在此歇脚,冬季浪潮拍打岩壁溅起的浪花宛如冰雪烟花。潮间带的岩池中藏着海星、螃蟹等生物,而公园设置的生态木栈道,让游客能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近距离观察这片生机勃勃的海岸走廊。
早在清朝时期,野柳已是渔民避风之所,当地传说将仙女鞋岩视为仙人遗落的绣花鞋。现代地质教育则通过AR互动装置,让游客扫描岩层二维码即可观看形成动画。2019年公园推出的「星光夜景导览」,利用投影技术为岩石赋予神话故事光影秀,使白天与夜晚的野柳展现出双重魅力。
为延缓女王头风化,研究团队曾尝试纳米涂料保护实验;公园每日限流6000人并禁止触摸岩体。近年更推广「无痕旅游」,鼓励游客自带水瓶以减少塑料垃圾。通过这些措施,野柳不仅成为地质保育的典范,更唤起公众对自然遗产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