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烟雨朦胧处,龙潭如一块翡翠镶嵌于群山之间。自唐代李太白题写『青崖白鹿间,潭影空人心』始,此地便成为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载:『潭周古木参天,晨雾起时如龙潜渊,故得浮翠之名』。
二、诗词经纬织锦图观澜亭遗址:苏轼元丰年间在此留下「潭心忽见星斗转,疑是鲛人夜捧珠」的石刻
九曲栈道:陆游题壁诗「苔痕侵履迹,云气湿诗肩」至今依稀可辨
栖霞渡口:纳兰性德在此写下「一篙撑碎潭中月,半世飘零镜里秋」的千古绝唱
「潭光摇玉壁,山色作金盆」三、古今对话的文学坐标
—— 清·袁枚《戊戌春日游龙潭记》
通过数字地图技术复原的古代游览路线显示,文人题咏多集中在潭西崖壁区。2021年考古发现的宋代摩崖诗廊,78处题刻中涉及龙潭的诗句达43处,尤以「浮翠」意象出现频率最高,印证了杨万里「碧透千年色,翠浮四季烟」的描写。
注:虚拟巡游地图可通过扫描本文末二维码,体验AR时空叠加技术呈现的诗词地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