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千像寺,坐落于天津蓟州区盘山南麓,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修缮,至今仍保留着古朴庄严的佛寺格局。寺内现存明代万历年间《重修千像寺记》碑文记载,此处因山崖镌刻千尊罗汉浮雕而得名,成为华北地区罕见的摩崖石刻佛教圣地。
传说唐玄奘西行取经归来时曾在此驻锡讲经,清代乾隆皇帝巡幸盘山时御题"千像云台"匾额,更为古刹增添皇家气韵。战火年代,僧人智然法师冒死保护经卷文物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口耳相传。
山门殿:飞檐戗角下悬挂明代铜铃,风声过处清音绕梁
大雄宝殿:采用重檐歇山顶制式,金丝楠木立柱留存唐代遗风
摩崖石刻群:山体自然岩层与五百罗汉浮雕完美融合,呈现"佛即山水"的禅境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千像寺举办为期三日的浴佛节法会,信众沿古茶道三步一叩朝山,夜间千盏莲灯蜿蜒如龙。寺内藏经阁珍藏明代《大藏经》木刻原版,其扉页彩绘药师经变图被誉为"流动的敦煌壁画"。
春日山桃映照唐代石经幢,盛夏古槐荫蔽放生池,秋枫染红观音洞,冬雪覆盖钟鼓楼,四季景致皆可入画。寺后三叠泉终年不涸,水质清冽甘甜,古人赞其"一瓢饮尽红尘味"。
2019年启动的数字化保护工程,采用三维扫描技术为摩崖石刻建立毫米级精度档案。寺院定期举办禅茶会、古籍修复体验等文化活动,让古老智慧在现代焕发新生。2022年千像寺佛教音乐入选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