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Yuèxiù Shān]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部,东近小北路,南近应元路,西至解放北路,北到环市中路,南北长约 1.11 千米,最大宽度约 1 千米,主峰海拔 68 米,占地面积 0.86平方千米,为白云山向南方向延伸的余脉。古即有“越井岗”“越王山”之名,又有“粤秀山”之名,后人以“越”代“粤”,故名。唐代视为“南武之镇山”,称为天井岗、越王山、王山、武王台。宋代称北山、越井岗、粤秀山。明代又称越台山、观音山。民国中后期定名越秀山。由7 个石英砂岩丘陵组成,山上有镇海楼、海员亭、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石碑、明代城墙遗址、清代四方炮台、伍廷芳塑像、五羊石像、广州美术馆等名胜古迹。1921 年,辟为公园。20 世纪 50 年代始先后开凿北秀、东秀和南秀三个人工湖,兴建越秀山体育场、越秀游泳场、金印游乐场、越秀山电视塔、花卉馆和亭台楼阁,成为大型综合性公园。历代均入选为羊城八景,宋代称“菊湖云影”,元代称“粤台秋月”,明代称“粤秀松涛”和“象山樵歌”,清代称“镇海层楼”和“粤秀连锋”,20 世纪 60 年代称“越秀远眺”,20 世纪 80 年代称“越秀层楼”。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2023年1月,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