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东南端的大浪湾,以壮丽的海岸线与丰富的生态资源闻名。这片海域不仅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更是海洋生物观察的理想之地。跟随专业向导的指引,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潮间带与浅海生态的奇妙旅程。 退潮后的沙滩呈现出独特的生命图景:棋盘脚海星在湿润砂砾上缓慢移动,其艳丽的橙色腕足在水洼中若隐若现。岩缝间簇拥着蓝指海葵,随水流舒展的触须捕捉着浮游生物。向导用滴管轻轻触碰,这些腔肠动物立即收缩成色彩斑斓的圆球。 条纹寄居蟹背着螺壳横穿潮池 雀鲷幼鱼群在浅水区形成银色旋风 斑节对虾在石莼丛中闪烁虹彩 穿戴好浮潜装备后,我们在保护区内缓缓下潜。3米深的清澈水域中,鹿角珊瑚构筑起水下城堡,小丑鱼在紫轮海葵的触手间穿梭。突然,一只成年绿海龟从海带森林中现身,背甲上的藤壶记录着它的年龄,前肢划动时的优雅姿态引得观察者纷纷举起防水相机。 在记录到47种海洋生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渔网碎片与微量油污的存在。保育专家现场演示了用海盐清洁藤壶覆盖物的方法,并强调:
物种名称 出现频率 最佳观测时段 蓝斑条尾魟 ★★★ 清晨涨潮 中华鲎 ★★☆ 大潮退潮 黄鞍雀鲷 ★★★★ 全日可见 『每片被清理的珊瑚增加23%幼鱼存活率』
参与者们用网格筛仔细筛选沙滩微塑料,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当夕阳将浪花染成琥珀色,这场海洋课堂迎来尾声。望远镜中,远处的白腹海鵰仍在巡弋觅食。这场沉浸式观察之旅不仅让我们认知了18种无脊椎动物、22种鱼类和7种爬行类,更深刻理解了潮汐节律与生命网络的精妙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