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冬季上线的"北海公园VR数字漫游"项目中,游客通过佩戴4K分辨率VR头显设备,首次实现了对清代鼎盛时期皇家园林的沉浸式探访。这项历时两年开发的数字工程,由北京市文物局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基于《北海公园志》等古籍记载,结合激光扫描与古建彩画复原技术,精准还原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园林盛景。 太液池御舟巡游:通过动态流体模拟技术呈现波光粼粼的水面,游客可体验乾隆皇帝当年乘坐龙舟的视角 永安寺晨钟暮鼓:搭载杜比全景声系统还原佛寺钟声,配合动态光影展现早晚课场景 琼华岛全景漫游
濠濮间文人雅集:AI生成的虚拟历史人物可进行诗词互动 九龙壁AR解密:通过手势识别可激活琉璃构件背后的营造秘辛 庆宵楼御膳体验:触觉反馈装置模拟清代宫廷餐具的质感 项目组扫描了现存327处古建筑构件,结合意大利特莱维档案馆收藏的郎世宁手稿,重建了已消失的延南薰、亩鉴室等建筑。在植被复原方面,参照《清宫陈设档》中记载的植物名录,由植物学家团队在虚拟环境中重建了清代特有的牡丹品种"青龙卧墨池"等珍稀植物。 试运营期间收集的2000份问卷显示,86%的用户认为这种形式"显著提升了历史认知深度"。特别设计的无障碍模式让视障游客通过触觉地图和三维音效首次"看见"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该项目已纳入北京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数字资源库,未来计划开发明代版本对比功能。"我们开发了古建彩画智能生成系统,能根据梁枋尺寸自动生成符合清代则例的龙凤和玺彩画"——项目首席技术顾问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