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房山区的群山环抱中,坐落着一座拥有1400余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云居寺。这里不仅是著名的石经宝库,更承载着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拓印技艺。为让更多人亲身体验这一技艺的独特魅力,云居寺于近日举办了“传统拓印技艺体验日”活动,吸引近百名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
自隋代静琬法师开创石经刊刻事业起,云居寺僧人就与拓印技艺结下深厚渊源。现存的14278块石刻佛经,既需要拓印技术进行文献保存,又通过历代拓片传播佛法智慧。寺内保存的明代《龙藏》木经板,更将这一技艺推向艺术高峰。
历史见证:现存最早拓片可追溯至唐开元年间
技艺特点:采用古法宣纸、天然松烟墨
文化价值:2021年入选北京市级非遗名录
备料:选用泾县特制生宣,经清水闷润处理
上纸:使用鬃刷"敲锤入凹",确保纸张与碑面完美贴合
捶拓:掌握"七分捶三分拓"的力道精髓
上墨:遵循"由浅及深,层层积染"的古法
参与者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从清洗碑面到揭取拓片的完整流程。12岁的参与者李晓萌兴奋地说:"看着白纸渐渐浮现出文字轮廓,好像触摸到了千年时光。"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
三维扫描技术展示区
AR增强现实互动体验
数字拓片生成系统
国家级传承人张云山表示:"我们正在建立包含2000余件数字拓片的数据库,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真正的非遗传承,不仅是手法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唤醒。"——非遗保护专家王教授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
时段 | 内容 | 参与方式 |
---|---|---|
9:00-10:30 | 古法拓印工作坊 | 亲子组/成人组 |
11:00-12:00 | 石经文化讲座 | 线上直播 |
13:30-15:00 | 创意拓印体验 | 自由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