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十三陵地区,四季轮转与皇家陵寝的历史底蕴交织,孕育出独特的节气饮食文化。这里的人们遵循自然规律,用当季食材烹制出充满仪式感的美食,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对健康的守护。
春生篇:以鲜唤醒味蕾立春·驴打滚
糯米裹着红豆沙滚上黄豆粉,金黄软糯,寓意“春耕始作”。
清明·榆钱饽饽
采摘古榆树的嫩芽制成面点,配十三陵水库鱼汤,满口山野清香。
芒种·樱桃宴
黑山寨红灯笼樱桃制成冰镇甜羹,果香沁脾。
大暑·荷叶莲子鸡
十三陵荷叶包裹散养柴鸡,蒸制时浸入莲子清香。
秋分·栗子焖肉
延寿镇板栗与五花肉同烧,琥珀色浓汁尽显丰收滋味。
霜降·菊花火锅
以明文化园培育的食用菊入汤,涮鲜羊上脑去秋燥。
冬至·酸汤饸饹面
用康陵村秘制老坛酸菜配手压粗粮面,暖身驱寒。
大寒·皇家暖锅
融合明代宫廷食疗方,十种温补药材熬汤,涮时令山珍。
从定陵守陵人后裔传承的“寒食十三品”,到长陵镇农家自酿的节气酒,这些饮食智慧体现着“食饮有节”的养生哲学。建议游客按节气参加采摘体验,亲手制作艾草青团、山楂蜜饯等时令小食。
每个节气到昌平,都能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古人顺应天时的生活美学。下一季,不妨循着皇陵古道的石板路,开启一场味觉与文化的双重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