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最具历史底蕴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雍和宫承载着三百余年的文化积淀与民族交融记忆。2023年秋季,雍和宫文化研究院联合多家学术机构推出系列文化讲座,通过权威专家的多维解读,带公众揭开宫殿建筑、宗教艺术与历史传承的神秘面纱。
故宫博物院古建专家李文儒教授将在首场讲座中,以《从胤禛府邸到皇家寺院》为题,解析雍和宫建筑群的五种身份演变:从康熙年间皇子府邸,到雍正潜龙邸,再到乾隆敕建藏传佛教寺院,最终成为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讲座特别披露新发现的清代《雍和宫修缮图册》,展现建筑彩绘中满蒙汉藏艺术元素的交融密码。
系列讲座设置特色主题单元,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多吉教授将带领听众体验《晨钟暮鼓间的修行日常》,通过辩经仪轨法器、曼陀罗坛城、酥油花制作等专题,解读藏传佛教文化符号背后的哲学思想。现场更设有沉浸式VR体验,观众可穿戴设备观摩不对外开放的密宗殿壁画细节。
9月16日|《金瓶掣签制度与转世灵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扎西次仁
10月14日|《飞檐上的龙纹演变》|古建筑保护研究所 王建勋
11月11日|《唐卡中的医学宇宙观》|首都博物馆文物专家 李芸
本次系列突破传统讲座形式,设置三大特色环节:在《古琴与诵经的共鸣》工作坊中,古琴非遗传承人将与寺院经师同台演绎声韵对话;《典籍修复现场课》提供清代佛经修复的实景教学;青少年专场则通过AR技术让鎏金铜像“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
讲座自9月起每周末上午在雍和宫讲经堂举行,观众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三日预约。持皈依证者可享专属坐席,外国访客提供同声传译设备。配合讲座推出的限定文创《雍和宫二十四节气笺谱》,将在每场活动后开放盖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