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文创雪糕”逐渐成为景区打卡的新风尚。从故宫脊兽到敦煌飞天,从苏州园林到三星堆青铜面具,各地景区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雪糕。而在这股潮流中,八达岭长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创新的文化表达,推出了备受瞩目的“长城文创雪糕”,迅速成为游客镜头下的焦点。
这款雪糕以八达岭长城最具代表性的敌楼为原型,采用3D建模技术精准还原砖石纹理。雪糕主体长18厘米,对应明长城修建史上的重要年份;顶部垛口数量暗合四季二十四节气,细节处可见墙砖上刻有“万历十年”等铭文。设计师特别在雪糕棒上印制微型长城知识卡片,让游客在品尝时也能感受历史温度。
“我们希望每一口都是与历史的对话。”——八达岭文创中心设计师张明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长城雪糕挑战#话题已突破2亿阅读量。年轻人开发出多种创意打卡姿势:有的将雪糕与实景敌楼错位合影,有的集齐春夏秋冬四款限定包装,更有汉服爱好者以雪糕为道具复现古代守城场景。景区配套推出的AR功能,扫描雪糕包装即可解锁虚拟烽火台特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最佳拍摄点:北八楼“好汉坡”
黄金时间段:夕照长城时的暖色调光影
人气口味:慕田峪山楂(红色)、居庸关抹茶(绿色)
这款定价25元的雪糕,首月销量即突破10万支。据运营方透露,产品开发遵循“三度法则”:
维度 | 实现方式 |
---|---|
文化纯度 | 聘请明史专家参与设计 |
体验温度 | 定制温感包装,遇冷变色 |
传播力度 | 与短视频平台深度合作 |
这款雪糕引发的现象级传播,揭示了当代文旅消费的新趋势:Z世代游客更追求“可参与、可分享、可延伸”的文化体验。当冰冷的城墙化作舌尖的甘甜,厚重的历史通过社交网络轻盈传播,八达岭长城正在书写文化遗产年轻化表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