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蜿蜒起伏的古老城墙上,千盏诗词灯笼次第点亮。这场跨越时空的"长城诗词灯会",用光影科技为媒介,让《出塞》《凉州词》等经典诗篇跃然于夜空,构建出一条绵延三公里的"流动诗歌长廊"。
活动策划团队历时半年,从上千首边塞诗中精选出128组诗句。每盏灯笼均由非遗匠人手工打造,采用双层宣纸透光工艺,白天是素雅的水墨卷轴,夜晚则化作璀璨的诗意明灯。现场特别设置九座光影诗碑,扫描二维码即可聆听名家朗诵与历史解读。
烽火传诗:利用红外感应技术,游客挥手即可"点燃"虚拟烽火,触发不同章节的诗句投影
星河对韵:悬挂的发光字块组成互动装置,拼凑出属于自己的边塞诗
汉服提灯:提供仿古灯笼租赁服务,百余位汉服志愿者穿梭指导古诗吟诵
数据显示,活动首周便吸引游客12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达67%。通过抖音话题#长城会背诗挑战#,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3亿次。这种将实体景观、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模式,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了创新样本。
"灯笼照亮的不只是城墙,更是千年文脉。"——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开幕致辞中如是说
主办方宣布将建立常态化诗词灯光系统,规划四季主题灯会。秋季"枫叶题诗"已进入设计阶段,未来还将开发AR诗词寻宝、全息诗人对谈等深度体验项目,让这条世界文化遗产之路焕发永恒的诗意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