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脊兽雪糕、三星堆青铜面具冰淇淋相继走红后,2021年夏季,北京天坛公园推出的祈年殿文创雪糕以日均销售5000支的亮眼成绩,成为新一代文旅爆款。这款高精度还原的微缩雪糕,不仅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狂潮,更开启了传统文化IP的创新表达实验。
设计师团队历时3个月完成的数据建模,将高38米、直径32米的祈年殿等比例缩小至12厘米雪糕模具。三重檐攒尖顶的28根金丝楠木柱、汉白玉栏杆的雕花纹理、鎏金宝顶的曲线弧度,通过食品级硅胶模具实现了毫米级复刻。为还原建筑色彩层次,研发人员测试上百种原料配比,最终选用芒果黄模拟琉璃瓦,奶酪白呈现汉白玉基座,黑巧克力勾勒飞檐轮廓。
祭天文化活化:雪糕棒设计为祈年殿建筑平面图,扫码可获取建筑历史讲解
节气限定款:春分推出樱花味,冬至限定姜汁口味,串联传统时间体系
社交货币属性:72%消费者购买后拍摄「雪糕举过头顶与实景重叠」创意照
指标 | 数据 |
---|---|
单支售价 | 25元 |
首月销量 | 15万支 |
社交媒体曝光 | 2.3亿次 |
二次消费率 | 41% |
配套推出的夜光书签、雪糕模具盲盒形成产品矩阵,拉动天坛文创店季度营收突破2000万元。
「举着雪糕走进真实的祈年殿时,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建筑的可阅读、文化的可品尝。」——游客留言
这款跨界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用当代年轻人熟悉的消费语言重构文化遗产价值。当00后游客为了一支雪糕走进天坛,传统文化便完成了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传承的范式转换。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天坛18-35岁游客占比同比提升27%,印证着文创产品的引流效应。
冬季限定版开发:结合地坛庙会推出冰糖葫芦风味
数字化延伸:AR扫描雪糕包装触发祈年殿虚拟漫游
文化联名计划:与故宫、颐和园等组成「古建冰淇淋联盟」
这支小小的雪糕启示我们:文化遗产的年轻化传播,需要的不是俯视式的教育,而是平等共情的对话。当祈年殿飞檐的曲线化作舌尖的甜蜜,文化传承便有了最动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