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自此流散四海。这些由郎世宁设计、融合中西技艺的青铜杰作,曾以精巧的“水力钟”功能闻名,却在战火中沦为殖民掠夺的象征。它们的离散轨迹,成为近代中国文物之殇的缩影。
已回归祖国的兽首
牛首/虎首/猴首:2000年保利集团抢救回购
猪首:2003年何鸿燊捐资购回
马首:2007年何鸿燊购得,2019年无偿捐赠
鼠首/兔首: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无偿归还
尚在追寻的兽首龙首:据传在台湾私人收藏
蛇首/羊首/鸡首/狗首:下落成谜
“每件文物都是文明的DNA,它们的回归是民族记忆的修复。”——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
兽首回归的三种模式折射出时代变迁:从民间资本竞拍到跨国司法追索,再到国际捐赠。2019年马首回归时采用的3D复原技术,让公众得以在数字空间重睹海晏堂盛景。这些努力不仅在于追索器物本身,更在于重建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当前仍有五尊兽首隐身于世界的某个角落。随着《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的推进,以及中国“文物追索红色名录”的发布,国际社会正形成新的文物追索机制。圆明园管理处设立的文物回归展陈区,将持续点亮文明回家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