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遗址公园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空间载体,正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某市通过精心规划的“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以沉浸式体验串联起革命历史、文化传承与精神启迪,为参观者打造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堂。
1.1 抗战遗址区(1937-1945)
保留完整的战壕遗址与文物陈列馆,通过AR技术还原三次重要战役场景。参观者可扫描二维码收听老兵口述史,感受《太行山上》歌词中“母亲叫儿打东洋”的家国情怀。
1.2 工业遗产园区
1950年代建设的机械厂旧址改造项目,巨型齿轮雕塑与全息投影展现“铁人精神”。互动体验区设置模拟生产线,学生可组队完成“争分夺秒保生产”计时挑战。
时空走廊:长120米的玻璃栈道下嵌不同年代地层标本,两侧屏幕播放百年历史影像
英雄树阵:栽种81棵银杏构成纪念林,每棵树佩戴智能手环记录参观者留言
星空剧场:穹顶投影演绎从“两弹一星”到航天强国的科技征程
3.1 研学实践
开发“时空侦探”闯关系统,学生通过收集散落各处的历史碎片(NFC芯片)解锁任务。完成全部关卡可获电子勋章,数据同步至学校德育系统。
3.2 主题仪式
每月首个周六举行“国旗下的讲述”,邀请不同年代建设者与青少年对话。2023年统计显示,该活动已吸引2.3万人次参与,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IP。
该路线运营3年来,累计接待参观者45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达63%。问卷调查显示,91%的学校认为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未来将接入元宇宙平台,开发数字孪生公园,让爱国主义教育突破时空界限。
“当孩子们在弹壳改造的雕塑旁驻足,在虚拟现实里见证历史时刻,爱国情怀已悄然生根。”——路线总设计师李建国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