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与自然的交汇处,香港太平山顶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太平山顶雕塑展」。这场以立体艺术为核心的展览,不仅突破了传统美术馆的物理边界,更将山峦、云雾与艺术作品交织成独特的视觉叙事,邀请观众在海拔554米的观景台上重新审视艺术与空间的对话。
天地为展厅的艺术实验
策展团队大胆启用全景露天展陈模式,沿凌霄阁观景步道设置的27件大型装置,涵盖从写实青铜铸造到动态光影装置等多种表现形式。日本艺术家山本雄次的《风之痕》采用轻质钛合金片层结构,在山风拂过时发出清越鸣响;而本地新锐创作者李文蔚的《像素山城》,则通过三万枚彩色亚克力立方体堆砌出抽象化的城市天际线。
科技与自然的交响诗
法国团队Lumière Collective的AR增强现实作品,通过手机扫描特定点位触发虚拟雕塑生长
太阳能驱动的动力装置《光之呼吸》随日照强度改变开合节奏
环保生物塑料3D打印的珊瑚礁雕塑群,夜间呈现仿生荧光效果
市民共创计划
展览特别设置「记忆立方」互动单元,邀请游客将写有个人故事的金属铭牌嵌入公共雕塑。这个由五百个六面体组成的装置,最终将熔铸成象征城市精神的纪念碑,实现从个体叙事到集体记忆的艺术转化。
展期与特别活动
日期 | 活动 |
---|---|
10.15-11.30 | 每日10:00-18:00 常规展览 |
每周六20:00 | 「夜雕塑」灯光艺术表演 |
11.11-11.12 | 国际雕塑家现场创作峰会 |
「在这个可以俯瞰维港的制高点,每件作品都在重新定义『观看』的维度——既是物理高度的凝视,也是艺术深度的沉思。」
—— 总策展人 梁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