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空馆作为亚洲知名的天文科普场馆,不仅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宇宙探索体验,更通过丰富的天文仪器展示与互动项目,帮助公众深入了解天文观测的科学原理与应用。以下是馆内几种核心天文仪器的介绍及其使用方式。
一、天象厅与星象投影系统天象厅是香港太空馆的标志性设施,其半球形银幕直径达23米,配备了先进的数码星象投影系统。该系统能模拟四季星空变化、行星运动轨迹及深空天体现象。观众可通过控制台选择特定时间与地点的星空图景,学习如何通过星象定位导航。
二、望远镜的实践操作折射式望远镜
馆内展示的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聚光,适合观测月球表面细节及明亮行星(如木星条纹、土星光环)。工作人员会指导游客调整目镜焦距与赤道仪角度,追踪天体运动。
反射式望远镜
通过抛物面镜收集光线,反射式望远镜擅长捕捉遥远星系与星云的微弱光芒。游客可了解镜面清洁维护与光轴校准的技巧。
三、互动体验区的天文仪器在"天文观测模拟区",游客可通过触控屏幕操作虚拟望远镜,设置参数(如光圈、曝光时间)拍摄深空天体照片,并实时查看成像效果。此外,日晷模型与圭表仪器演示了古代天文观测的智慧。
四、专题工作坊与教育活动太空馆定期举办"天文仪器制作坊",参与者可亲手组装简易折纸望远镜或光谱仪,理解其光学原理。讲座中还会演示专业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分析流程,展现现代天文学的技术突破。
五、参观信息与学习资源“天文仪器是人类解读宇宙的语言工具。”——香港太空馆策展人李明博士
游客可通过官网预约天文仪器导览服务,或下载手机应用参与AR互动游戏,解锁望远镜部件拼装挑战。馆内商店提供便携式星图与观测指南手册,助力天文爱好者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