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纪大道,这条贯穿浦东核心区域的轴线,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从农田阡陌到摩天大楼林立,它的变迁映射着一座城市的雄心。
1990年代浦东开发号角吹响,法国设计师夏邦杰以『东方香榭丽舍』为蓝本,将100米宽道路横纵轴线理念植入设计。2000年世纪大道贯通时,银杏树阵与日晷雕塑开创国内景观大道先河。
1994年:启动规划论证
1999年:完成主体工程
2000年9月:正式通车运营
金融贸易区建设高峰期,渣打银行大厦等48栋亿元级楼宇沿大道拔地而起。2010年世博会期间,日均12万辆次车流使其成为真正的『浦东脊梁』。
2015年陆家嘴环路改造后,世纪公园段增设星空步道,商业体正大广场年客流量突破3000万人次。
《浦东2035总体规划》提出三大升级方向:
交通升级:试点车路协同系统,部署5G智慧路灯
生态更新:延展立体绿化至建筑立面,构建降温廊道
文化赋能:规划数字艺术馆,改建民生码头筒仓为展览空间
2023年启动的地下城项目,将把世纪大道枢纽与四个地铁站深度联通,形成30万㎡的地下商业网络。
当飞行汽车在世纪大道上空进行测试,这条承载着历史的大道正蜕变为未来城市实验室。它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上海永续发展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