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当台北市区还笼罩在薄雾中时,阳明山的鸟鸣已唤醒了沉睡的山林。我踏着露水湿润的石阶,参加为期三天的禅修体验,开启了一场与自己对话的静心之旅。
禅修中心隐于阳明山国家公园深处,被蓊郁的杉树林环抱。这里没有网络的喧嚣,只有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禅堂采用日式简朴设计,榻榻米上整齐摆放着蒲团,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层层叠叠的山峦。
导师智海法师说:山水是最好的禅师,它不说话,却教会我们一切。
的确,在这海拔800米的山中,连呼吸都变得格外清澈。
05:30 - 晨钟起坐,静观日出
07:00 - 止语早斋,正念进食
09:00 - 经行冥想,踏草寻禅
14:00 - 茶禅一味,品茶观心
19:00 - 星空夜话,分享感悟
盘腿坐在蒲团上,专注于呼吸的进出。起初思绪如猴,不断蹦跳,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能觉察到呼吸的细微变化。智海法师轻声引导:不要对抗念头,像云朵一样让它飘过。
在樱花步道上慢行,每一步都清晰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偶遇的小松鼠停下脚步,与我们对视片刻,仿佛也在参与这场静心仪式。
茶禅练习使用当地产的包种茶,从温壶、置茶到注水,每个动作都保持觉知。茶香氤氲中,体会一期一会的禅意——这一刻的茶香,永远不会重复。
第三天清晨,在七星山顶看云海时,突然理解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真义。那些困扰多时的焦虑,如同脚下的云朵,看似实在却终将散去。
同修的林小姐分享:原来快乐不需要外求,它一直在呼吸间等待我们发现。
她的眼角有泪光,但嘴角是上扬的。
下山时,智海法师赠予每人一颗小石头:当都市生活让你迷失时,抚摸它,记得山中的宁静始终与你同在。
如今书桌上的那颗阳明山石,成了我的静心锚点。每当心烦意乱,闭眼回想那片竹海、那盏清茶、那群共修的灵魂,便能重新找回内心的秩序。
禅修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在这喧嚣时代,我们都需要一座心中的阳明山,让灵魂定期上山充电,带着清明与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