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公园,拥有独特的珊瑚礁海岸、热带季风林及丰富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生态宝库。然而,随着游客量增加,人为干扰、垃圾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志愿者活动动员公众参与,成为维护这片自然净土的关键力量。
二、志愿者活动内容与实施 1. 海岸线清洁行动每月第一个周末,志愿者集结清理沙滩及礁岩区的塑料废弃物、渔网等海洋垃圾。2023年累计清除逾2吨垃圾,并推行「垃圾分类教育」,提升参与者环保意识。
2. 原生植物复育计划与公园管理处合作,志愿者参与栽种林投树、草海桐等耐旱原生植物,强化水土保持。同时移除外来物种(如银合欢),恢复原有生态平衡。
3. 生态监测与记录培训志愿者使用手机APP记录动植物物种,建立公民科学数据库。重点追踪绿蠵龟上岸产卵、候鸟迁徙等生态现象,为研究提供长期数据支持。
成果亮点: 2023年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1,200小时,珊瑚礁区垃圾减少40%,成功记录到稀有鸟类「黄裳凤蝶」回归栖息。 三、社区参与与教育推广活动结合在地社区,举办「生态解说员培训」,让居民成为保育倡导者。此外,通过学校合作引入环境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例如「小小生态侦探」活动,吸引逾500名学童参与。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成效显著,仍面临志愿者流动性高、资金不足等挑战。未来计划结合数字工具(如开发AR导览系统),扩大公众参与规模,并争取企业赞助永续运营。
结语「保护鹅銮鼻不仅是清理垃圾,更是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资深志愿者 陈女士
鹅銮鼻公园的志愿者活动证明,公民参与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柱。通过持续行动与教育,这片山海交织的生态瑰宝将得以永续传承,为下一代留下湛蓝海岸与生机盎然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