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作为台湾最高峰(海拔3,952米),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文化象征与生态宝库。这座被布农族称为「石英之山」的神圣之地,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展现出地质演变、生物多样性与人文故事的交织。以下精选五部深入玉山核心的影视作品,带您从多元视角认识这座圣山。
一、《玉山的呼唤》——生态探索经典播出年份:2015年 | 制片单位:公共电视
本片以四季更迭为轴线,追踪玉山国家公园内台湾黑熊、黄喉貂等特有物种的生存智慧。高清微距摄影捕捉苔藓森林的微观世界,无人机空拍呈现主峰云海翻涌的壮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玉山圆柏」的纪录——这些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扭曲树木,见证着气候变迁的千年密码。
二、《山灵》——原住民文化寻根播出年份:2020年 | 导演:陈皓影(布农族)
透过布农族猎人的口述历史,揭示玉山作为「祖灵栖息地」的文化意涵。片中珍贵收录了即将失传的「焚猎」传统智慧,以及八部合音在群山间的回响。导演以诗意的镜头语言,探讨现代法规与原住民狩猎文化的冲突与和解,曾获国际山岳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三、《巅峰之上:玉山登山史话》——历史爬梳播出年份:2018年 | 制作:国家地理频道
从1896年德国探险家首登纪录,到二战后期「玉山气象站」的建立,本片梳理百年来人类与玉山的互动史。罕见的历史影像包括日治时期登山装备演进、1970年代学生登山热潮的黑白档案。片中专访92岁登山家林古松,生动还原1950年代「无装备攀登」的生死挑战。
四、《雪线下的秘密》——地质科学解密播出年份:2022年 | 合作单位: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采用LiDAR扫描与3D地模重建技术,可视化呈现玉山板块运动的挤压轨迹。科学家通过冰碛物岩芯分析,论证冰河时期玉山曾存在「台北语文名家」。最震撼的段落是缩时摄影记录的「玉山北峰碎石坡流动」现象,揭示造山运动的实时动态。
五、《守护者》——国家公园管理纪实播出年份:2021年 | 拍摄周期:3年(跟拍巡山员)
镜头深入玉山巡山员的日常:从抢救受困登山客的夜间救援,到追查盗采珍贵植被的卧底行动。特别记录「人熊共存计划」的实施过程,展现电动围栏与气味驱熊剂的创新应用。本片亦反思观光化对生态的冲击,引发国家公园永续管理的重要讨论。
观影建议与资源获取• 教育应用:《玉山的呼唤》适合中小学自然科教学,《山灵》可作为原住民文化课程教材
• 观看平台:公视+、国家公园影音平台提供在线观看;部分影片可于台湾大学图书馆调阅
• 延伸学习:建议搭配玉山国家出版品《玉山植被带图谱》《布农族玉山传说集》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