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日,当阳光洒满台湾东海岸,秀姑峦溪便迎来一场独特的水上盛宴。这项起源于阿美族传统捕鱼文化的庆典,如今已发展成为融合原民文化、生态旅游与社区凝聚力的综合性活动。清晨六点,溪畔便已人头攒动,参与者们穿着各色救生衣,像彩虹般点缀在碧绿的溪水边。
活动以部落长老的祈福仪式拉开序幕,袅袅升起的烟柱中,传统歌谣在峡谷间回荡。随后,数百艘橡皮艇与独木舟如花瓣般散落溪面,漂流队伍时而穿越激流险滩,时而在平缓水域展开水仗,欢笑声与惊叫声此起彼伏。特别设置的“文化补给站”让划累的民众能登岸品尝野生爱玉、树豆汤等传统美食,聆听部落青年讲述溪流生态故事。
庆典的高潮是重现“巴拉告”传统渔法。参与者合力将竹编渔具沉入溪中,体验祖先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年轻一代更创新推出“环保漂流赛”,参赛者需在航行途中打捞水面垃圾,最终以垃圾重量和航行速度综合评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生态保育意识如溪水般流淌进每个人心里。
午后开展的“河岸文创市集”则展现现代活力。阿美族妇女现场演示槟榔叶编织技艺,游客可用溪边捡拾的卵石创作彩绘。当夕阳将溪面染成金橙色,所有人手牵手游形成巨大圆圈,在口簧琴与木鼓的伴奏下跳起联合丰年舞,不同族群的身影在波光中交融成动人的风景。
这场水上庆典已超越娱乐范畴,成为社区治理的典范。由部落会议、观光协会与环保团体组成的筹委会,巧妙将活动收益反哺溪流巡守队。近年来更发展出“庆典经济学”,周边农家推出配合活动的季节限订套餐,民宿业者开发深度文化体验行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夜幕降临时,满载而归的人们在溪边放飞环保天灯,点点暖光倒映水中,仿佛星河落人间。正如活动总召撒互依·眳晡所说:“秀姑峦溪教会我们的不是征服急流,而是学会如何像水一样,既能穿山透石,又能包容万物。”这场年年延续的水上盛宴,正以它的欢腾浪花,书写着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