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维多利亚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更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通过创新科技与传统智慧的结合,该公园在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与公众教育方面展现了卓越的环保实践。
公园安装的雨水收集系统覆盖85%硬地面积,通过地下储水设施每年可回收利用约2,800立方米雨水,用于植物灌溉与清洁作业。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系统能实时调整浇灌频率,较传统方式节水40%。
创新应用:人工湿地净化循环系统将景观水体过滤周期缩短至72小时,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设置12个智能垃圾分类站,配备重量感应与满溢报警功能
引入厨余垃圾发酵设备,日均处理量达300公斤,产出有机肥用于园内绿化
与环保团体合作开展「旧物再生工作坊」,年回收改造废弃物料超5吨
新建场馆全面采用环保建材与被动式设计:
项目 | 环保特征 |
---|---|
游客中心 | 光伏玻璃幕墙年发电量12,000kWh |
公厕设施 | 无水冲小便器+雨水回收冲厕系统 |
通过分区种植策略,园内现有:
本地原生植物占比提升至65%
为28种城市鸟类提供栖息环境
建立蝴蝶园与昆虫旅馆等微型生态圈
每月举办的「绿行者计划」包含:
环保义工清洁行动
可再生能源体验课程
生态导览与自然观察培训
2023年参与人次突破15,000,市民环保行为转化率达73%。
公园管理局计划于2025年前完成:
全面替换LED智能照明系统
建立碳中和监测平台
扩建垂直绿化面积至现有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