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这座融合现代繁华与传统文化的国际都市中,沙田马场不仅是一座世界级赛马场馆,更是一段跨越世纪的传奇缩影。自1978年建成以来,它承载着香港人对赛马运动的热爱,见证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成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符号。
一、从填海造地到赛马圣殿沙田马场的诞生本身便是一部奋斗史诗。1970年代,香港赛马会为缓解跑马地马场容量压力,在沙田海湾展开大规模填海工程。历时八年,耗资7亿港元,终在吐露港畔建成占地70公顷的现代化马场。开幕当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剪彩,数万市民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马场设计中暗藏东方智慧:
赛道采用独特的「螺旋形」坡度设计,保证全年赛事不受雨季影响
可容纳85,000人的双层看台首创亚洲先河
电子计分板与计算机化投注系统彰显科技锋芒
二、奔腾的东方赛马美学每年超过60个赛马日里,沙田马场上演的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较量,更是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晨光熹微中,骑师与纯血马在彭福公园热身,马蹄踏过百年古树倒影;正午阳光下,传统「醒马仪式」的鼓点与马迷的欢呼声共振;夜色降临时,国际骑师锦标赛的霓虹将马场化作璀璨星海。
特别设计的1600米草地赛道暗合风水之道,内弯处的「好运角」成为经典超车点位。每逢农历新年赛马日,骑师战袍绣上火红祥云,观众席飘荡着红包与桃花枝,西方赛马精神与东方节庆文化在此完美交融。
三、钢铁丛林中的绿色传承沙田马场的生态智慧常被世人称道。场内保留的12公顷湿地栖息着89种鸟类,中央的彭福公园种植着从旧马场移栽的百年榕树。这座「城市绿肺」每周向公众开放五日,市民可在此观鸟赏花,触摸香港赛马史展览馆的青铜马雕塑。
马场更将慈善基因深植血脉:
每年收益的7%用于医疗教育等公益事业
退役赛马在此安享晚年或转型为马术教学伙伴
全球首个配备无障碍观赛平台的顶级马场
四、蹄声激荡未来当2023年国际骑师锦标赛的哨声响起,沙田马场已悄然开启智能新时代。AI赛道监测系统实时分析马匹步态,VR观赛让全球马迷身临其境,碳纤维材料的轻量化马闸减轻起跑压力。但传统从未褪色——每场比赛前,驯马师仍会为战马佩戴祖传的翡翠平安扣。
这座见证过殖民时代终结、亲历过金融风暴、拥抱过回归盛事的赛马殿堂,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香港故事。正如马场入口处镌刻的《马说》碑文:「千里马常有,而岁月沉淀的匠心永存。」
沙田马场的赛道仍在延伸,它不仅是速度的竞技场,更是一座城市永不停歇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