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葱郁的山峦与碧海之间,昂坪高原之上矗立着一尊举世瞩目的青铜佛像——香港天坛大佛。这座高34米、重逾250吨的释迦牟尼佛像,不仅是全球最高的户外青铜坐佛,更是中华文化与佛教智慧交融的象征。其庄严法相与俯瞰众生的慈悲姿态,无声地传递着和平与包容的精神力量。
一、凝聚匠心的旷世巨作天坛大佛的建造始于1981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部与南京晨光集团联合铸造。佛像历时12年方才竣工,其设计融合了盛唐佛像的恢弘气度与现代工程的精密计算:青铜外壁由202块模具分铸焊接,内部钢架可抵御台风与地震;莲花宝座暗藏北斗七星图案,呼应古天文智慧;右手施「无畏印」抚慰众生恐惧,左手结「与愿印」寄托慈悲宏愿。佛像面朝北京,既象征佛法护佑中华,也暗喻香港回归的历史必然。
二、佛理与哲思的具象表达大佛坐落的木鱼峰海拔482米,268级石阶隐喻修行之路的升华。基座内的三层展厅中,《华严经》《法华经》等佛教典籍的浮雕环绕功德钟,钟声每日敲响108次,破除人间百八烦恼。特别设计的「天坛」底座,将佛像与北京天坛的「敬天」理念相联结,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教授法光法师曾评价:「这是用现代语言诠释佛陀四圣谛的艺术杰作。」
三、多元文明的交汇地标在香火缭绕的宝莲禅寺映衬下,天坛大佛已成为跨文化对话的独特场域:
每年佛诞日,数万信众沿「菩提道」三步一拜
西方游客在「心经简林」的木刻经文前感悟东方智慧
科学家惊叹于佛像抗震结构中蕴藏的工程学智慧
艺术史学者研究其衣纹褶皱里的盛唐遗风
这座圣像见证着香港从渔村到国际都会的蜕变,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不同文明。四、和平精神的当代启示在纷争不断的现代社会中,天坛大佛的哲学意涵愈发凸显:
「仰望佛首时,云海在莲座下翻涌而过,让人顿觉个体渺小与众生平等。」——香港作家西西《看佛记》其包容姿态启发人们超越宗教与文化的边界,正如建造委员会主席觉光长老所言:「我们铸的不是金铜,而是人心中的善念。」参观指南
项目 | 详情 |
---|---|
开放时间 | 10:00-17:30(宝莲禅寺) |
交通方式 | 港铁东涌站转乘23号巴士/昂坪360缆车 |
特别提示 | 佛足广场可俯瞰香港国际机场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