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白池始建于南宋,原为松江名士朱之纯的谷阳园,历经明清两代文人雅士的修缮与扩建,终成今日格局。其名“醉白”取自白居易醉酒赋诗的典故,亦暗含对苏东坡“醉白堂记”的致敬。园林内保留的宋代石坊、明代砖雕与清代碑刻,见证了上海从渔村到国际都市的文明进程。
二、咫尺乾坤:江南园林的艺术密码空间哲学:以“一池三山”为骨架,通过借景、框景等手法实现移步换景
建筑精粹:雪海堂的歇山式屋顶、四面厅的透雕花窗展现明清营造法式
生态智慧:曲廊连接四季植物群落,池水循环系统至今仍保持生态平衡
三、翰墨留香:松江画派的灵魂栖息地董其昌曾在此创立“南北宗论”,园中碑廊现存赵孟頫、文徵明等大家真迹。玉兰院内的《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完整保存着松江府280位历史人物的影像资料,堪称江南地区最完备的人物图谱档案库。
四、活化传承:城市记忆的当代重构2010年启动的数字孪生工程,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建立毫米级精度的园林模型。定期举办的古琴雅集、昆曲展演使古老空间焕发新生,夜间光影秀巧妙融合传统灯艺与全息投影技术,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
【数据透视】类别 | 详细数据 |
---|---|
占地面积 | 5公顷(核心保护区2公顷) |
古树名木 | 27株(含500年古银杏) |
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级(2013年列入第七批国保) |
“园以文存,文以园传——醉白池见证的不仅是建筑史,更是一部活的江南文脉史。” —— 园林学家陈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