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天成寺舍利塔外观,摄于2023年)
一、历史渊源与地理背景天成寺舍利塔坐落于天津市蓟州区盘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作为华北地区罕见的早期佛教塔刹遗存,它不仅见证了佛教文化在天津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更是古代建筑技艺与宗教艺术融合的珍贵载体。
二、建筑特色与艺术价值该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通高22.63米,塔基须弥座雕刻莲花、力士等纹样,塔身四面设拱券佛龛,原供奉鎏金佛像。其檐角悬挂风铎的设计,既符合佛教仪轨,又展现唐代建筑对声学美感的追求...
三、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据《盘山志》记载,唐代高僧宝积禅师曾在此主持法会,使天成寺成为北方禅宗重要道场。舍利塔地宫出土的唐代石函、琉璃舍利瓶等文物,证实了其在佛教圣物供奉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四、保护现状与文化意义1982年该塔被列入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启动的修缮工程采用传统「揭瓦不落架」工艺,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如今天成寺舍利塔不仅是学者研究唐宋佛教建筑演变的关键标本,更成为天津「山-寺-塔」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
※ 注:本文部分考古资料参考自《天津文化遗产保护报告(2020版)》,图片版权归天津市文物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