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提出“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作为首都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玉渊潭公园率先推出“碳中和林”项目,通过企业认养树木的创新模式,构建城市绿色空间与低碳经济结合的典范。 该项目选址于玉渊潭西侧30公顷生态修复区,计划种植银杏、国槐、白皮松等固碳能力强的乡土树种,预计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1500吨。 认养等级:设立青铜(10棵)、白银(50棵)、黄金(200棵)三级认养标准 权益配套:包含树木专属铭牌、年度碳汇报告、企业品牌展示墙使用权 技术保障:每棵树配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生长数据及碳汇效果
某科技公司“数字碳林”项目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认养树木的碳汇量数字化,将其转化为可追溯的碳积分,用于员工差旅碳中和,开创了“实体造林-数字管理-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模式。
年度 参与企业 认养数量 碳汇量 2021 32家 1800棵 82吨 2022 67家 5200棵 237吨 2023 105家 8900棵 406吨
项目计划到2025年实现三大升级:
1)建立碳汇交易平台,打通企业ESG披露通道
2)开发AR导览系统,增强公众参与体验
3)拓展至京津冀城市群,打造区域碳中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