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玉渊潭公园作为北京市中心的重要生态空间,率先提出“碳中和公园”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减排策略与技术创新,探索城市公园低碳转型的可行路径。
1. 能源结构转型
分布式光伏系统:在游客中心屋顶及停车场顶棚部署550kW光伏阵列,年均发电量62万度
地源热泵:替代传统锅炉,满足园区85%建筑供暖需求,节能率超40%
2. 智慧碳管理系统
部署42处物联网监测终端,实时采集能源消耗、碳汇量等18类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平台精准优化运营策略,实现年度碳排放下降23%。
项目 | 实施内容 | 减排效益 |
---|---|---|
植被优化 | 增种固碳能力强的白皮松、银杏等树种 | 年固碳量提升至380吨 |
水体治理 | 构建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降低水处理能耗67% |
“玉渊潭模式为高密度城区生态空间碳中和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专家评审意见
通过碳积分小程序实现公众参与,累计12万人次参与低碳活动,衍生出碳中和婚礼等新型生态文化场景。
2024
完成能源系统智能化改造
2025
建立城市公园碳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