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玉渊潭湖畔的樱花树下已架起三脚架。人群中最显眼的是统一戴着米色遮阳帽、身着摄影马甲的老年摄影团——这群平均年龄68岁的退休族,正用镜头记录着季节更迭的每一帧诗意。
『以前总觉得退休就是等日子,现在比上班时日程还满!』72岁的李建国是团里公认的『樱花猎人』。自从五年前儿子送他第一台单反相机,他便自发组建了这个摄影社群。如今团队已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178人,成员涵盖退休教师、工程师、医生等职业。
不同于广场舞的动感热烈,摄影活动自带静谧特质:
清晨集体拍摄时的低声交流参数设置
午后茶馆里的修图技巧研讨会
成员子女帮忙创建的抖音账号@银发摄界 日均更新作品
『我们不光拍风景,更在创造新的记忆点。』退休美术教师张芳华指着手机相册里成员们抓拍的互动瞬间说道。在这个特殊社群中,价值数万的莱卡相机可能与千元手机并存。有意思的是,年轻摄影师追求的『器材至上』在这里被解构:
『设备只是工具,关键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这是刻在团徽上的标语反倒是年轻人常来请教调色技巧,成员老王开发的『晚霞预设参数包』在摄影论坛下载量已破万。
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是『主题影展日』,公园长廊变身露天画廊。最新一期《岁月温度》展览中,81岁肺癌康复患者陈美玲的组照《窗》引发关注——她透过病房窗户拍摄的365天天空变化,被专业画廊主动接洽收藏。
这些银发摄影师用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终点,而是用全新视角观察世界的起点。当他们对焦的不再是职称与薪资,镜头里反而涌现出更纯粹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