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密林深处,一方风化严重的汉代石碑静立两千余年。2017年的考古发现让这块刻有篆隶铭文的石碑重见天日,碑文清晰记载了汉代戍边将士的建制与事迹,被誉为"长城第一汉碑"。
"碑阳三列篆书计178字,完整呈现了汉代烽燧管理制度,填补了边疆军事史的空白。"——长城文化研究院李明教授
在专业导师指导下,体验者将完成从准备到成品的完整流程:
碑面处理:用鬃刷清理碑面缝隙
纸张贴合:将特制宣纸喷湿严密覆盖碑文
捶打上墨:用拓包蘸墨,由浅至深分层拍打
揭裱装帧:待拓片自然晾干后装裱
2023年开展的公众体验项目已接待3700余人次,数据显示:
87%参与者为亲子家庭
拓印成品辨认度达92%
二次传播率突破150%
"当九岁女儿指着拓片读出'元狩三年'时,历史突然变得触手可及。"——参与者张女士
项目组创新开发了:
AR碑文解读系统
数字拓印模拟程序
线上碑文数据库
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