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潭柘寺的冬日,古柏覆雪,檐角悬冰。腊月初八清晨,随袅袅梵音踏入山门,朱墙金瓦映着薄雾,「潭柘寺腊八施粥」的杏黄旗在寒风中轻扬。手持青花粗碗的游客早已蜿蜒成线,呵出的白雾与寺内蒸腾的热气交织,檀香混着谷物的芬芳沁入心脾。
据《宛署杂记》载,潭柘寺施粥习俗始于辽代。十八口铸铁粥锅陈列于毗卢阁前,最大的「千人锅」需架柴三日方得沸腾。今年食材仍遵古制:
河北玉田胭脂米
房山磨盘柿饼
戒台寺古法饴糖
配以桂圆、莲子等八珍
身着赭黄僧衣的法师持铜勺分粥,每舀必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八旬老居士告诉我,寺中保留着「逆时针搅粥」的古礼,寓含破除无明之意。
捧碗倚坐流杯亭,琥珀色的粥汤泛着柔光。红枣的甜、栗子的糯、核桃的香次第绽放,桂皮与姜片的辛暖从喉头直抵丹田。邻座的背包客小伙特意从杭州赶来,说喝了这碗粥,「北飘十年第一次尝到‘年’的味道」。
「施的不是粥,是让人惜福的慈悲心」——监院师父如是说
斋堂外的文创市集同样热闹:
项目 | 特色 |
---|---|
腊八蒜手作 | 紫皮蒜配米醋现场腌制 |
祈福木牌 | 可扫码查看开光进度 |
AR寻宝 | 手机扫描古碑触发雪景动画 |
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将腊八粥分装进保温壶,准备送给社区孤老。古刹钟声里,传统正以温暖的方式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