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山蜿蜒的山径间,一泓清泉自石缝潺潺流出,古人称之为『活水』。陆羽《茶经》有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山泉水因流经岩层而富含矿物质,水质清冽甘甜,正是煮茶的绝佳选择。取水时需择晨曦初露时分,以陶罐盛之,方不损其天然灵气。
『泉从石出清更冽,茶自峰生味更圆』——徐渭《煎茶七类》
备一套素色粗陶茶具:
铁釜:厚重能蓄火气
竹杓:留三分清泉余韵
天目盏:观茶汤如窥星月
架枯松枝燃文火,待泉水初沸如鱼目,投武夷岩茶三克。苏轼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二沸时以竹杓扬汤止沸,顷刻间兰花香弥漫林间。注茶时高冲低斟,七分满留白,恰合『月满则亏』的东方哲思。
阶段 | 特征 | 火候 |
---|---|---|
一沸 | 蟹眼微张 | 松烟轻绕 |
二沸 | 涌泉连珠 | 竹风徐来 |
执盏细嗅,岩韵伴着青苔气息沁入心脾。唐代皎然和尚曰:『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在这山水环抱中,茶汤仿佛成了连接古今的媒介。远处钟声隐约,手中茶烟袅袅,竟不知身在宋元山水画中,还是现代红尘之外。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