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山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9月15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联合当地消防、医疗及民间救援组织,开展了一场高规格的山地救援实战演练。本次演练以“模拟真实、强化协作”为核心,通过多场景、多科目操作,检验救援体系的快速响应与联动效能。
演练概况:全要素模拟突发事故演练设定驴友团队在百花山北麓遭遇恶劣天气,引发迷路、坠崖、失温等复合险情。指挥部接警后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预案:
第一梯队(4人侦察组)携北斗定位仪完成失联人员坐标锁定
第二梯队(12人救援组)分三路实施岩壁速降搜救
医疗分队搭建临时救护站展开分级诊疗
实战演示环节 1. 悬崖绳索救援在70度陡坡演示双绳技术(DRT),救援队员通过3:1省力系统将模拟伤员垂直提升28米,全过程耗时17分钟,较行业标准缩短23%。
2. 伤员转运使用真空担架配合滑轮组横渡系统,在跨度40米的峡谷间完成伤员转移,展示复杂地形下的生命通道构建能力。
3. 无人机协同搜救新型六旋翼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模块,在3平方公里密林区实现12分钟快速扫描,精准定位3名模拟受困者。
技术装备亮点装备类型 | 技术参数 | 应用场景 |
---|---|---|
多频段应急通讯中继 | 覆盖半径15km | 信号盲区通讯保障 |
便携式高压氧舱 | 重量8.7kg | 高原病症处置 |
本次演练暴露出夜间救援照明覆盖率不足、跨单位通讯协议不统一等问题。救援队队长王勇表示:“我们将开发山地救援智能指挥平台,计划年底前实现无人机蜂群与地面单元的实时数据联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