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庆主城还在细雨中徘徊时,海拔678米的歌乐山已悄然披上银装。稀疏的雪花从灰蒙的天空飘落,松枝渐渐裹上晶莹的冰棱,石阶覆上薄霜,平日里游人如织的登山步道此刻只留下几行孤寂的脚印。云雾缭绕的山谷中,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灰墙黛瓦与白雪形成强烈对比,宛如一幅水墨长卷。
林间的香樟树依旧倔强地透着绿意,树冠却已托起蓬松的雪团。偶尔有耐寒的鸟儿掠过,震落的雪屑在阳光下闪烁如星粉。站在狮子峰观景台远眺,嘉陵江如青灰色绸带蜿蜒于雪雾之中,对岸的高楼群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
二、雪中的人文印记白公馆旧址的青石台阶被积雪覆盖,铁门上的鎏金匾额凝结着冰花。游客中心的热姜茶氤氲着白气,工作人员正细心为雕像穿戴防冻的草衣。渣滓洞监狱遗址的岗楼静默伫立,铁丝网上的雪粒记录着时光的重量。三位中学生踩着咯吱作响的雪路前来瞻仰,红围巾在素白世界里格外醒目。
山腰的茶舍门窗紧闭,檐下冰棱垂落如水晶帘。店主老陈却照常生起炭炉:「雪天来的才是真茶客。」铜壶里的水汽模糊了窗玻璃,他指着窗外一株老梅:「这株‘雪骨红梅’每年就等这场雪才开花。」细看果然有殷红的花苞从雪中探出头来,暗香混着茶香在室内流转。
三、自然的冰雪交响歌乐山森林公园的杉树林变成了雪的迷宫。松鼠在枝头轻盈跳跃,搅动簌簌落雪。林深处传来啄木鸟规律的叩击声,与融雪滴落的叮咚声交织成冬日的韵律。马蹄井的泉眼仍汩汩涌着暖流,蒸腾的热气在蕨类植物上凝成雾凇,形成冰火共存的奇观。
夕阳西下时,雪地泛起淡淡的玫瑰金色。健身步道的路灯渐次亮起,暖黄光晕照亮冰晶铺就的路面。有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等待蓝调时刻,镜头里的同心桥变作琼楼玉宇,倒映在未封冻的池塘中。护林员的巡逻车缓缓驶过,车顶积雪被震落,露出底下「森林防火」的红色标语。
四、夜幕下的雪中山城当最后一抹天光消失在山脊线后,歌乐山陷入深邃的宁静。星空格外清晰,猎户座的腰带三颗星正悬在缆车上空。山脚大学城的灯火如碎钻洒落,轻轨二号线如光蛇穿行于雪夜。农家乐的烟囱飘出炊烟,柴火灶的香气顺着山风弥漫。
半山腰的雷达站亮起航标灯,红光在雪雾中有节奏地明灭。护林员老张打着手电巡山,光束划过之处,雪地反射出细碎的闪光。「这时候最怕野猪来找吃的,」他指着雪地上的蹄印笑说,「不过它们也知道避人,你看这脚印都绕开步道走。」
五、雪霁时分的生机次日清晨,朝阳将云海染成金粉色。融雪从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轻快的节奏。烈士墓前的雪已被细心清扫,鲜红的国旗在蓝天下格外鲜艳。晨练的老人踩着残雪打太极,动作带动衣袂翻飞,与枝头振翅的白鹭形成奇妙的呼应。
阳光穿透林间,雪地泛起细碎的彩虹。孩子们堆起的雪人戴着破草帽,用龙眼核做的眼睛望着登山缆车来来往往。山涧的溪流冲破薄冰欢快奔流,几株早樱的枝条已萌动嫩芽——歌乐山的雪终将消融,但这份冬日馈赠的宁静,已渗入每道石缝与每片树叶的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