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我站立在奉节县东的瞿塘峡口,仰望着那座巍然屹立于长江北岸的白帝城。这座被称为"诗城"的古老城池,如同一位沧桑的历史老人,静静守护着长江的波涛,见证着千年沧桑。
登城的石阶蜿蜒而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搏上。白帝城始建于西汉末年,因公孙述在此见到井中有白气腾空,自以为应了"白帝"之兆,故而筑城自立。然而真正让白帝城名扬天下的,是三国时期那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站在白帝山顶,夔门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正是长江三峡的西门,两岸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江水在此收束,奔腾而下。难怪古人将"夔门天下雄"与"剑门天下险"并称。
白帝庙内,托孤堂的塑像群再现了公元223年那个悲壮的历史时刻。刘备病危之际,在此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了"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千古遗言。站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塑像前,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
庙内的碑廊更是文化的宝库。从隋代至今的七十余通碑刻,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的感慨。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无数诗人在此留下诗篇,使白帝城成为名副其实的"诗城"。
最令人震撼的是站在观星亭远眺。据说诸葛亮曾在此夜观天象,谋划军国大事。如今亭台依旧,而长江已因三峡大坝的修建抬高了水位,昔日的险滩急流变成了高峡平湖,唯有白帝城依然坚守在这片水域之中,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下山时已是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白帝城的青瓦白墙上,与江面的波光相映成趣。回望这座千年古城,它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长江的涛声里,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白帝城之旅,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在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完美融合,让人深刻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这座长江之滨的古城,将继续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探访者前来追寻历史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