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繁华的铜锣湾商圈,摩天大楼与霓虹灯交织成现代都市的缩影。然而,藏身于街角巷尾的几间传统茶楼,却像时光胶囊般封存着老香港的市井烟火气。推开门扉的刹那,蒸笼掀盖的白雾、瓷杯相碰的脆响,以及伙计中气十足的吆喝声,瞬间将人拉回上世纪70年代的流金岁月。 铜锣湾最早的茶楼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彼时避风塘渔民将「一盅两件」的饮茶文化带上陆地。1950年代兴起的「冰室茶楼」更将西式卡座与广式点心结合,成为见证中西文化交融的活化石。现存的「莲香居」、「凤城酒家」等老字号,仍保留着手写点心单、铸铁茶壶等传统细节。 墨绿瓷砖与雕花屏风
马赛克地砖在经年踩踏中泛着温润光泽,墙上泛黄的明星挂历与月份牌,无声诉说着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竹制点心车的交响曲
清晨六点,戴着白帽的师傅推着叮当作响的点心车穿行于茶客之间。虾饺透如蝉翼的皱褶、叉烧包爆开的黄金三岔口,尽是手工锤炼的温度。
茶盅里的江湖规矩
叩指谢茶、壶嘴避人的传统礼仪仍在延续。资深茶客惯用「菊普」(菊花普洱混合茶),在茶水的续冲中品味时光的层次。
人情练达的早茶江湖
九旬老者与年轻白领共享圆桌,伙计能记住三百位常客的饮茶习惯。这里没有扫码点单,却有递毛巾阿姐的暖心问候。
点心名称 | 特色 | 传承故事 |
---|---|---|
鹌鹑蛋烧卖 | 全港仅3家制作 | 需手工将蛋黄嵌入肉馅 |
猪润烧卖 | 猪肝切至2毫米薄片 | 源自战后物资匮乏期 |
「后生仔觉得倒茶水没出息,可这行当讲究眼观六路,手势要稳,心更要静。」——莲香居茶博士陈伯(68岁)
🕖 早茶黄金时段:05:30-11:00
📍 隐秘老店多藏于霎东街、波斯富街
💡 搭台文化需拼桌,正是体验市井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