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寨城公园的前身是香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九龙寨城”。这座始建于清朝的军事要塞,历经殖民时期的复杂权属争议,逐渐演变为人口稠密的“三不管”飞地。1994年拆除后,香港政府以“历史与自然共生”为理念,耗时四年将其改建为融合文化遗产与园林景观的公共空间,于1995年正式开放。
公园内特设「衙府遗珍」展馆,通过建筑残件、历史照片与三维模型,完整呈现寨城从海防前哨到清拆重建的沧桑历程。
「八径嵌壁」石板路镶嵌清代城砖与碑刻
龙津桥复刻清朝官员登陆的码头遗址
六艺台灵感源自《周礼》传统教育体系
建筑团队特邀苏州园林工匠,运用借景、框景等古典技法,打造出包含「四季同馨」主题花园的江南园林体系,紫藤花架与太湖石假山成为网红打卡点。
公园采用海绵城市设计:
技术 | 功效 |
---|---|
透水铺装 | 雨水回渗率达85% |
生态洼地 | 年截留雨水1200立方米 |
屋顶绿化 | 降低建筑能耗30% |
园内种植的128种植物中,包括香港原生树种土沉香与秋枫,吸引蓝鹊、红嘴相思鸟等23种鸟类栖息。
“这里每一块砖都在讲述跨越三个世纪的中国故事。”——文化遗产顾问李兆祥
公园定期举办月光墟市、古法灯笼工作坊等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榕荫广场体验非遗技艺。2019年入选UNESCO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