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沙田马场,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赛马胜地,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竞技场,更是香港城市发展史的缩影。自1978年启用以来,这座填海而建的现代化场馆完美融合了英国殖民时期的赛马传统与中国南方的岭南文化,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天然草场和全天候跑道的一级赛马场。
香港赛马历史可追溯至1841年英军登陆时期,最早的赛马活动在黄泥涌谷地(今跑马地)举行。随着城市扩张和赛马运动普及,1971年港英政府启动沙田海填海工程,历时七年建成占地70公顷的沙田马场。其标志性的奥运五环形看台设计,承载着香港经济腾飞时期的建筑美学。
每年12月举办的香港国际赛事吸引全球顶尖赛驹,单日入场人次高达7.2万。马场内设的香港赛马博物馆陈列着1884年的古董马票印刷机,以及十二生肖铜像与岭南风格的琉璃瓦檐顶,见证着东西方文化的奇妙交融。
年度总投注额逾千亿港元
可容纳8.5万名观众
配备全球最大的户外彩色屏幕(长70米)
香港赛马会通过沙田马场运营,每年将超过90%盈余投入慈善。近十年累计捐赠逾430亿港元,资助建造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文化中心等地标建筑。每逢赛马日,港铁的「马场站」便会启动,形成独特的城市脉动。
「马照跑、舞照跳」不仅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生动注脚,更演化成市民的集体记忆
在保留传统仪式感的同时,沙田马场引入电子闸机、VR观赛、即时数据分析等创新技术。2023年启用的地下马匹隧道,采用人工智能监控系统确保赛驹福利,彰显现代赛马的人文关怀。